2019年长三角地区暨上海市“中医药的传承与创新”研究生学术论坛在我校成功召开

发布者:研究生院发布时间:2019-10-28浏览次数:637

    2019年长三角地区暨上海市“中医药的传承与创新”1018日至19日,由长三角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协作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学位委员会主办,我校承办的2019年长三角地区暨上海市中医药的传承与创新究生学术论坛在学校成功召开。

18日上午,论坛开幕式在学校图书馆裙楼四楼学术报告厅举行。出席开幕式的有国医大师刘嘉湘教授、中国科学院林国强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刘保延教授,上海中医药大学副校长胡鸿毅,上海市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束金龙,安徽大学纪委书记、安徽省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王忠,浙江省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吕华,江苏省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副处级调研员邹燕,安徽中医药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领导以及我校研究生院、校二级学院的领导、老师、研究生,以及来自江浙皖等地兄弟院校的研究生代表、优秀论文获奖者等四百余人参会。会议由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陈跃来主持。

胡鸿毅副校长代表学校致欢迎辞,对前来参会的沪江浙皖长三角地区及国内其他兄弟院校的师生表示热烈的欢迎,介绍了学校开展研究生学术论坛的情况,鼓励中医药学子要开阔眼界、培养能力、开拓创新。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卢有媛代表获奖者发言,呼吁同学们常怀感恩之心,期待学术论坛上智慧火花的碰撞。上海市学位办束金龙主任致辞并强调,长三角及上海市研究生学术论坛,是长三角及上海市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了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加强区域教育合作,提升创新人才培养工作水平,努力实现长三角区域研究生教育的科学发展、率先发展、联动发展,进一步深化长三角高水平人才培养的深度合作,实现开放融合、相互促进、共同提高;是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平台。沪江浙皖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学位委员会领导分别致辞并介绍了各地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的特色,希望长三角地区的研究生们在这个“区域学术共同体”中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国医大师刘嘉湘教授做了题为《“扶正治癌”之“道”“法”“术”“理”》的主题报告,通过长期临床观察与科学研究,确立了“以人为本”“固护正气”“平衡阴阳”“人瘤共存”的治疗总纲,同时强调病证结合规范的个体化治疗,将干预的重点从“人患之癌”转变到“患癌之人”,在理论创新方面形成了道、法、术、理完整的“扶正治癌”学术思想体系,促进中西医结合肿瘤学科的发展。

中国科学院院士林国强教授就《浅谈中医药的传承与创新——创新手性中药研发之感悟》做了主题报告,通过案例,从一棵植物的功效,谈及单一结构的青蒿素;从药物候选化合物的合成到手性药物的研发,详细阐述了用现代研究技术和手段,探索手性化学的世界,将科学家的智慧与责任贯穿于认知世界,也令中华本草绽放另一种精彩。

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刘保延教授以《中医药发展规律的再认识》为题,从中西医的比较阐述中医个性化诊疗特点,根据中医药发展规律,构建支撑技术体系,并展示了中医医疗大数据应用技术的研发与工程化信息。

18日下午,论坛特邀了国家杰青、优青获得者给青年学子做精彩的学术交流。浙江大学王毅教授、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尹磊淼研究员、交叉科学研究院葛广波研究员、南京中医药大学胡立宏研究员分别做了题为《春深发新芽——浅谈中医传承与创新研究》《针灸学的生命科学价值》《中药—药物相互作用:现状、挑战及对策》《基于量丰、特征性成分的中药传承与创新研究》的学术报告,为论坛与会研究生开拓了视野,拓宽了研究思路。现场聆听的同学们积极提问,抒发观点,报告嘉宾也一一作出了详细且精彩的解答,同学们都表示受益匪浅,颇受启迪。

19日上午“优秀获奖论文交流会”在国际交流中心三楼会议室举行。前期征文评选出的10位一等奖优秀论文获得者进行现场汇报交流,邀请沪江浙皖长三角地区中医药院校专家作点评,代表们各抒己见,展示热爱中医药的风采,多学科交叉,思维碰撞出精彩的火花。专家们鼓励同学们拓展思维,并为优秀论文获奖者颁发证书。

论坛期间还举行了“长三角中医药院校研究生会协作论坛”,沪江浙皖长三角地区中医药院校研究生会的优秀学子济济一堂,畅所欲言,围绕当代中医药传承和创新中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共商长三角研究生学术交流机制。

学校研究生会主席陶雨晨同学致闭幕辞,感谢授课专家和点评老师;感谢为论坛付出辛劳的师生们。学术论坛中,与会的研究生们既拓宽了学术视野,也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从多方面展示出了广大中医学子传承和发展中医药的积极思想与严谨求实的态度,呈现了当代研究生的蓬勃朝气与创新思维,同时在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传承好中医药的优势特色,推进中医药研究和国际化发展,满足时代发展和民众日益增长的医疗保健需求等方面,为广大中医药研究生提供一个经验交流和分享的高质量途径,营造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交流氛围,为研究生更好地成长成才创建了良好的平台。

 


 

(研究生院、研究生会)